一、水性环氧砂浆材料组成
由水性环氧树脂、水性环氧固化剂、助剂等组成,分为A、B两个组分,以水作为释稀剂。水性底漆粘度较低,能够渗透到水泥基面毛细孔内,固化后形成的聚合物具有三维网状交联结构,这种结构坚韧牢固、不溶不熔,与水泥基面粘结牢固,能够防止地下水汽向上渗透,具有耐化学溶剂的功能,能够固结水泥表层的粉状松散物质,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涂层与水泥界面的粘结强度。
二、水性环氧砂浆材料施工工艺
1、基层处理→水性环氧砂浆材料→涂刷底层涂料→较好遍面层涂料→第二遍面层涂料
2、基层处理、填补缝隙、局部刮材料、磨平,局部刮材料干燥后,用0~2号砂纸人工或者机械打磨平整。手工磨平应保证平整度,机械打磨严禁用力按压,以免电机过载受损。打磨后的底层应面平、线直、角方。
3、涂刷底层涂料:底层涂料主要起封闭、抗碱与与面漆的连接作用。其施工环境及用量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。使用前应搅拌均匀,在规定时间内用完,做到涂刷均匀,厚薄一致。
4、涂刷面层涂料:后一遍涂料必须在前一遍涂料表干后进行。涂刷面为垂直面时,较后一道涂料由上向下刷。刷涂面为水平面时,较后一道涂料应按光线的照射方向刷。全部涂刷完毕,应再仔细检查就是否全部刷匀刷到、有无流坠、起皮或皱纹,边角处有无积油问题,并应及时进行处理。对于流平性较差、挥发性快的涂料,不可反复过多回刷。做到无掉粉、起皮、漏刷、透底、泛碱、咬色、流坠与疙瘩。
2.1、滚涂
严格按照涂料产品说明书要求比例,将涂料混合,并充分搅拌均匀。滚涂施工是借助滚筒刷在被涂物体上来回滚动进行涂刷的,滚涂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涂装,工作效率高于刷涂。
施工操作方法:
滚涂时,将滚桶沾漆后在漆桶刮一下,将有漆的一边向上拿出,并先用这边滚涂,滚涂时按自上而下,从左到右,先里后年,先难后易的顺序进行。反复滚动将涂料大致分布在被涂物表面,接着用滚刷上下密集地滚动,将涂料刷开,较后用滚刷按一定的方向滚动,使涂料均匀涂刷在被涂物表面,一刷压2/3刷,保证厚薄一致,不露底,不淌漆,不滴油。
施工操作注意事项:滚刷每次蘸涂料不宜过多,以防收起流挂和滚刷移动时涂料流淌,开始滚涂时,对滚刷轻微的施加压力,随着滚刷上涂料逐渐减少,逐渐增加压力,尽量使涂膜厚度均匀。
2.3、喷涂
喷涂作业应在喷砂除锈后尽快进行,不应超4小时(如果出现返锈因再次处理)施工时要求施工表面温度在5°C以上,50°以下,相对湿度在85%以下,保持通风。
喷涂喷嘴尺寸0.53mm-0.66mm 出口压力17-20Mpa。压力过小,漆液雾化不良,表面会形成麻点;压力过大易流挂,且漆雾过大,既浪费材料又影响操作者的健康。
喷嘴与物面的距离一般以300-400毫米为宜。过近易流挂;过远漆雾不均匀,易出现麻点,且喷嘴距物面远漆雾在途中飞散造成浪费。距离的具体大小,应根据涂料的种类、粘度及气压的大小来适当调整。慢干漆喷涂距离可远一点,快干漆喷涂,距离可近一点;粘度稠时可近一点,粘度稀时可远一点;空气压力大时,距离可远一点,压力小时可近一点;所谓近一点远一点是指10毫米-50毫米之间小范围的调整,若超过此范围,则难以获得理想的漆膜。
喷枪可作上下、左右移动,较好以10-12米/分的速度均匀运作,喷嘴要平直于物面喷涂,尽量减少斜向喷涂。当喷到物面两端时,扣喷枪扳机的手要迅速的松一下,使漆雾减少,因为物面的两端,往往要接受两次以上的喷涂,是较容易造成流挂的地方。
喷涂时要下一道压住上一道的1/3或1/4,这样才不会出现漏喷现象。在喷涂快干漆时,需一次按顺序喷完。补喷效果不理想。
在室外空旷的地方喷涂时,要注意风向(大风时不宜作业),操作者要站在顺风方向,防止漆雾被风吹到已喷好的漆膜上造成难看的粒状表面。
喷涂的顺序是:先难后易,先里后外。先高处后低处,先小面积后大面积。这样就不会造成后喷的漆雾飞溅到已喷好的漆膜上,破坏已喷好的漆膜。